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20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,如图一图二,我国2020年钢材产量为2023万吨,同比上年增长64.4%,我国2020年进口钢材产量为132489.2万吨,同比上年增长10%,也就是说2020总钢材量为134512.2万吨,为2、2亿吨,比上年增长21%。按照我国焊接用钢量为40%的比率计算,焊接结构的钢材量接进53804.88万吨。
而在工业发达国家,焊接用钢量基本达到其钢材总量的60%-70%。根据我国202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以及我国焊接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,我国可能在今后5至10年时间内达到60%的水平。届时我国钢产总量将介于7-9亿吨之间。这意味着焊接量将增加一倍,这就形成了对焊接生产效率与劳动力的可观需求。考虑到我国焊接生产效率增长的实际空间,生产率与劳动力之间的联动关系等方面因素,未来我国焊接劳动力的需求可能在百万数量级以上。因此,焊接行业将在今后4-6年继续保持增长的势态。
美国焊接学会曾在进入21世纪的前期就作出预测,在2020年,焊接仍将就是金属与其她工程材料连接的优选方法。美国工业界将依靠其在连接技术、产品设计、制造能力与全球竞争力方面的领先优势,成为这些性价比高、性能优越产品的世界主导。
由此不难瞧出:焊接在未来的工业经济中不仅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,而且还将对产品质量、企业的制造能力及其竞争力产生更大的影响。
在加入WTO后,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经济活力最强的国家,我国焊接工业的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。如何有效地把握机会,迎接挑战,保证今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,就是我国焊接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。